岁 月 留 痕
碧波荡漾的西丽湖滋养了一方净土,连绵起伏的塘朗山脉环抱着民风淳朴的村落,具有80多年办学历史的西丽小学就在这些村落之间。从农村的私塾学校开始,学校的发展经历了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农村土地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学校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中国社会变革的缩影。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强心剂”,作为特区的一所古老的学校,在1980年之后,这所从来都是接受本村孩子为学生的村小首次有了外地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校发展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历史机遇。从农村学校,到南山区一级学校、到市一级学校,再到省一级学校,从农村学校到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学校,西丽小学的发展与时代同步,速度惊人,成绩喜人。
办学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商周时代,九祥岭片区就是古人活动比较密集的区域。据深圳市文物局考证:九祥岭海拔约60米,位于南头至西丽湖公路东西。1990年考古时发现青铜遗址。出土印纹陶片、陶器一大批,遗物丰富,可与大梅沙、叠石山青铜时代遗址作比较,对研究深圳地区乃至广东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九祥岭青铜时代山岗遗址”已被列为南山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上世纪初,王氏、谢氏、廖氏、陈氏等几户人家从龙华、石岩等地移居而来,当时的九祥岭荒山野岭,荆棘丛生。这几家人便在这一片开荒种果,养鱼种稻。凭着吃苦耐劳的本性,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人丁也逐渐兴旺起来。他们念念不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于是商量着办个私塾,请来先生教育小孩子。这就是现今西丽小学的前身了。
时至 1933年9月,当时的上沙河乡乡长梁作梅(西丽麻磡人)看到当地的学童越来越多,没有一个大的学堂能够容纳。于是提议开办学堂,地址选在当地人的新围村,名为上沙河学堂。梁作梅任校董,陈祺(南头九街人)任第一任校长。当时学堂里大约有6位老师,共6个班。每班十来个学生,大都是本地有钱人的孩子。课室五六间,每间20多平方米。课室是泥砖瓦房。现在的新围社区尚有遗迹。
办学校没有地址,位于新围村刘氏宗祠多次成为学校校舍。在刘氏宗祠内,镶嵌着一块清咸丰四年(1854年)《昭兹来许》碑记,讲述刘氏宋代始祖刘原广,立村新围,数代单传,“至七世祖彦礼公,克承先业,五桂联芳,勤俭持家,创有尝产,一时营建宗祠,承先启后,风淳俗美,班班可考”。因陈壮园之乱,盘踞西丽,七世祖刘彦礼等挈家而逃,迁居异域。至清初定鼎,又复原居,历数代后,“咸丰岁在癸丑,十六传孙杰英应试扺省,适遇罗定东、安晓峰、阮老师,邀请相厥阴阳,指陈得失,力嘱我乡重修祠宇,将原向酉卯兼庚甲,今改庚甲兼酉卯,又于右边添建文武帝庙一所,以培风水,计用工程共费千有余金,广和用是,阖族公议,举皆乐从。”七世祖刘彦礼于明代创尝产建宗祠,当时一定是经堪与师的指导,才有“风淳俗美”之说。至十六世刘杰英清咸丰三年(1853年)往省城应试,得风水先生指导,定当重修祖祠,添建文武帝庙,略改祖祠风水方向。
经刘英杰倡议,族长刘广和发动全族捐金支持祖祠重修并顺利完成,今新围村刘氏宗祠的规模,即是咸丰四年(1854年)重建的形制。因此,宗祠择地,定方向,昭兹来许,创新围刘氏600年基业。按刘英杰乃新围十六世祖的代数推算,刘原广定居新围时间不应在宋代,应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
1933年,上沙河学校迎来了首批学生,这也是西丽小学的首批校友,他们是彭玉新、刘琼发、彭伟安、谢运如、谢运安、廖带福
1937年,考虑到地理环境因素——九祥岭地势较高,不易水淹。学堂搬迁到六和堂——九祥岭。(最初该村居民主要由王福、王官胜、廖官友、谢祥、谢成、陈氏等六家组成,故名“六和堂”。后来政府打算在六和堂建教场,于是一度称作“教场岭”。因九祥岭山脉众多,为图吉祥,于是逐渐音变为“九祥岭”。也有一种说法:该村村民谢祥曾做学堂校董,他提议将“长”改为“祥”,以彰显办学业绩,因此村名变为“九祥岭”),学校也改名为六和堂小学。
1938年,宝安沦陷后,学校被日军占领,于是老师领着学生到塘朗山山坑里坚持上学,这样过了两、三年。后来,因日军实行绥靖政策,学堂又搬迁到当时的九祥岭乐善医院,易名为国民中正学校。
1949年宝安县解放后,学校搬迁到新围村,并更名为上沙河小学。 当时学校大约有三、四名老师,有了二、三十名学生(都是官龙、九祥岭、新围和留仙洞四个村里的孩子),只有语文、数学两门课。是当时西丽片区惟一的一所完整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而附近珠光、塘朗、平山等村的小学,只有两三个年级,等到了高年级之后,那儿的学生就转到新围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升入到现在的南头中学读初中。当时的老师前后有刘荣才、陈茂新 、黄占祥、林彩云、叶作舟、刘松龄,上沙河小学的意义在哪里呢?据刘荣才讲,他和传统的私塾不一样了,学校里首次有了年级梯次。
1986年被深圳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属十三所重点小学之一,同时更名为深圳市西丽小学。
漫长的农村小学和农村教育
从1933年到1990年之前,学校的校名几经变更,学校的校址也从刘氏祠堂、炮楼、南天路边几次搬迁,虽然是名义上的上沙河乡或西丽片区的中心小学,但是学校的发展速度很缓慢,基本是属于在农村学校的慢慢摸索阶段。
从建校之后到1949年之前,学校不仅是一个启蒙孩童的学堂,也是一个宣传革命真理的根据地。西丽小学的老师追求进步,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日本侵略者作战,与敌人斗智斗勇,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之一是卓就,阮屋村(现为大冲社区)人,1940年前后担任沙河游击大队队长,卓就的岳父王福是九祥岭的村民,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并赞助过学堂,当时是学堂的董事。卓就经常在学校里与队员们开会,商量打日本鬼子的事情。为了掩护卓就,王福任命他担任学堂的校长。卓就一面负责学校的工作,一面以学校为根据地指挥着游击队与日本鬼子斗争。他枪法出众,胆大心细,带领游击队员消灭了不少日本鬼子,在当地非常有名。
在抗日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卓就不幸被日军抓住,在监狱里受尽了折磨,但他没有吐露游击队的半点机密。敌人恼羞成怒,将卓就押到香港,用电椅残杀了这位英雄。得知卓就牺牲的消息,沙河游击大队的队员们非常伤心难过。他们忍住悲痛,继续以学校为根据地,与敌人展开斗争。
此外,还有智救蓝杰县长的学董王福。王福,九祥岭人。因其家底较殷实,赞助过学堂,所以曾任学校董事。他是抗日英雄卓就的岳父。蓝杰,广东博罗人。年轻时参加东江纵队游击队。王福任学校董事时期,有一天,蓝杰和一名游击队员来九祥岭开会,不料被日本巡逻兵发现。双方交火,枪声大作。一名游击队员不幸被捕。蓝杰边打边跑,正巧躲进了王福家的院子里。说来也巧,马上要过中秋,王福的妻子正在家做供奉的糕点。看到蓝杰躲进来后,她赶紧让他躲进木桶,顺势用竹簸箕盖住桶口。日本兵闯进来后,东翻西找,王福和妻子借机端上热腾腾的糕点给日本兵吃,将他们打发走。蓝杰得救了,他十分感激王福一家的义举,于是拜王福的妻子为义母。解放后,蓝杰曾任宝安县副县长。他经常来看望王福一家,也十分关心学校的发展。
在农村小学的发展过程中,新围小学的硬件和软件都比较落后,几间瓦房,教学设备不足,教学经费奇缺,办学条件差,处于计划经济下的农村教育状态。但是新围学校在周围几个村庄中还是属于条件相对比较好的,有了完小,并同时可以接纳周围几个村庄的高年级学生。
1968年之后,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新围小学也办起了小学附设初中班,初中班持续了两年之后取消。
几乎与此同时,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浪潮由北京席卷全国,新围小学在这场政治运动中也受到了波及,许多公办老师被打回原籍原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学校的管理也由以前由政府主导变成了由新围大队领导。许多有丰富教龄的老师被遣散回家了,学校要纸支撑下去,急缺老师,这也成为时任新围大队队长王炳新非常头痛的事情,只有聘请民办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建良、袁光强、谢汉强等年轻人就充实到了教师队伍中了。
历届校长名录
三十年代— 四十年代 陈祺 谢祥 王福
四十年代— 五十年代 廖冲敏 陈茂新
1951——1953 黄占祥任主任教员
1953——1955 林彩云任主任教员
1955——1957 叶作舟任主任教员
1957.8——1964.8 游应连任校长
1964.9——1965.9 林茂清任负责人
1965.9——1966.1 沈海强任校长
1966.1——1967.2 方建明任负责人
1967.2——1969.3 游应连任校长
1969.3——1969.7 林学友任负责人
1969.7——1969.12 刘仲平任负责人
1969.12——1970.9 罗冠云任校长
1970.9——1983.10 游应连任校长
1983.10——1988.3 袁光强任校长
1988.3 ——1992.7 蔡国宾任校长
1992.7——2005.8 曾伏虎任校长
2005.8——2007.2 邓晋标任校长
2007.2—— 2015. 8 杨少林任校长
2015.8——至今 张光富校长